台灣專利積案12萬件,發明平均要排隊2.5年
世界各國的智慧財產局大多面臨積案問題,而台灣的智慧財產局審查官人力也嚴重不足,目前待審的積案已高達12萬件;其實審查官人力不足是老問題,近年外審委員人數又銳減,由700名縮減到80名,而7月1日起智慧財產法院開始運作,內審委員還要外借給智慧財產法院擔任技術審查官,導致專利積案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。
近年來專利案件申請量,每年平均近8萬件,但每年結案量約3萬件,呈現嚴重落差。目前智慧局列管加速審查的還是94年提申的專利案,95年提申的有少部份進入審查程序,至於96年及97年提出的專利申請案,都還在排隊。
實務上統計結果顯示,一件發明專利審查案,平均要排隊2.5年才會被審查到,如果是通訊、光電、化工類的專利,因為案量多,案件複雜,審查人力吃緊,導致這類申請案件審查的速度更慢。而機械類案件的審查輪轉率則較高。
智慧局王美花局長指出,目前編制近270名審查官,實在無法達成申請案件的進出平衡,估計至少還需增加230名審查官,才能將新案及舊案儘速消化。由於專利審查人才難求,審查官待遇比照六職等,但壓力與責任卻比一般來得重;特別是通訊、半導體、電子、電機類領域,業界對這類人才也有高需求,這類審查官的流動率特別高,偏偏這類型申請案件又最多,因此審查速度很難加快。
面對龐大積案,智慧局以儘量減省部份審查流程因應,若同一案件在國外專利已取得專利,申請人可提出相關證明文件,減省國內的審查時間(即類似國外的PPH專利審查高速公路)。至於人力部分,為了控管品質,不會考慮擴大外審,還是從盡量增加內審委員人數來著手。
|